習近平同志在閩金融論述和實踐啟示系列報道在福建農信引發熱烈反響
文章作者:省聯社辦公室文章發布時間:2025年07月10日
習近平同志在閩金融論述和實踐啟示系列報道在福建農信引發熱烈反響,興起學習熱潮。廣大黨員干部紛紛表示,要充分發揮福建農信服務基層、扎根縣域的優勢,持續推動金融資源向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傾斜,把“源頭活水”注入服務末梢、改革實踐,切實把學習熱情轉化為擔當作為、干事創業的強大動力。
福州農商銀行
1992年,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同志親自主持編制《福州市20年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設想》,謀劃福州發展藍圖,制定金融規劃。黨委書記、董事長林向前表示,福州農商銀行牢記戰略指引,扎根福州,堅守“金融向善”“金融為民”初心,推進“黨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服務模式,助力構建“鄉村振興市場共同體”。打造“智慧夜市”平臺、創新“共富貸”等產品,為共同富裕注入金融活水。該平臺目前已覆蓋十余個夜市和集市,服務商戶超2000戶、惠及消費人群逾1000萬人,交易金額累計超1.8億元,入選福建省金融創新典型案例,為地方經濟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廈門農商銀行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強調要推動形成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黨委書記、董事長謝濱僑表示,廈門農商銀行立足特區實踐,探索形成“財政+金融”合作機制,創新村集體項目融資模式,為村集體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支撐。通過政銀村共建,支持建設農貿市場、商業綜合體、長租公寓等項目,帶動產業發展與就業增長。截至目前,累計投放村集體項目貸款超50億元,貸款余額約17億元,支持34個村項目覆蓋全市六區,惠及居民超14萬人,村集體年增收合計超3億元,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金融力量。
壽寧農信聯社
下黨鄉的綠水青山見證著習近平總書記“金融為民”的初心。正是在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下,下黨鄉建立了信用社,為偏遠山區注入了金融“第一股活水”。黨委書記、理事長蔡其偉表示,壽寧農信聯社圍繞“滴水穿石”“弱鳥先飛”精神,堅持以信用建設為引領,推進“壟上行”服務機制,組建“背包銀行”走村入戶,推廣“信用村、信用戶”評級授信,打造山區特色的“信用造血工程”。同時,配套推出特色產業貸、小額信用貸等產品,支持“下鄉的味道”等本地品牌發展。截至目前,下黨鄉信用社累計發放扶貧貸款超1500萬元,涉農資金突破1億元,覆蓋農戶900余戶。
周寧農信聯社
習近平總書記在閩工作期間提出“活立木貸款”構想,為破解林業融資難題提供了方向。黨委書記、理事長吳志清表示,周寧農信聯社圍繞林木未來收益權,創新“碳匯貸”產品,撬動林下經濟發展潛能,推出“林e貸”等產品,探索生態資產價值轉化路徑。依托“林權+碳權”信息整合機制,設立閩東首家“森林‘四庫’聯動專營銀行”,推動“綠色資源”變“綠色資本”。截至目前,綠色貸款余額近9000萬元,支持林業企業和林農發展國家儲備林、林下經濟等項目,為林改縱深推進注入金融動力。
福安農信聯社
習近平同志在閩金融論述和實踐,立意深遠、內涵豐富,為開拓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提供了源頭活水。黨委書記、理事長陸敏表示,福安農信聯社堅持以“滴水穿石”的韌勁推動金融賦能鄉村振興,探索“一特色產業一信貸模式”,深挖當地資源優勢,推動“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金”。圍繞茶葉、葡萄等產業,創新推出“福茶·契約貸”“福農·大棚設施貸”“福工·設備更新貸”等系列產品,撬動農村“沉睡資產”,助力特色產業發展。截至目前,“福茶·契約貸”累計發放超3370筆,金額1.75億元,覆蓋茶園4168畝、茶企廠房2100平方米,為福安鄉村振興注入持續動能。
習近平同志在閩金融論述與實踐,為福建農信持續助力城鄉融合、產業振興、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站在新起點,福建農信將牢記殷切囑托,堅定不移走好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讓金融“源頭活水”奔涌不息、潤澤八閩大地,書寫服務實體、金融為民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