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農信:以普惠金融活水潤澤八閩大地
文章作者:省聯社辦公室文章發布時間:2025年09月09日
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間,九赴壽寧、三進下黨,訪貧問苦、擘畫藍圖,留下了殷殷囑托:“農村金融服務是脫貧致富十分重要的基礎條件,一定要加強”“農村信用社要貼近農村基層,才能發揮扶貧信貸方面的作用”。這囑托,是期望,更是方向。
三十余年來,福建農信始終牢記囑托,持續在服務“三農”一線深耕發力,以實際行動不斷完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在踐行“金融為民”的道路上穩步前行。
立足“金融利民”
深耕金融服務主業
福建農信將支農支小作為主責主業,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方向,以更精準的信貸供給、更務實的金融工具,助力農業增效、農村發展、農民增收。截至6月末,福建農信涉農貸款余額超4700億元,普惠型涉農貸款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速均高于貸款平均增速,普惠金融主力軍作用持續彰顯。
各行社圍繞地方特色產業,精準開發配套信貸產品。在南平,福建農信依托“信用+經營權質押”模式,推出“鄉村資源流轉貸”,助力閑置房屋、土地、林地等資源高效流轉,累計授信金額超5億元;在寧德,福建農信創新“福海貸”系列子產品,通過“網漁貸”“金海參”“金黃魚”等形式,打通漁業養殖產業鏈條,累計發放貸款超21億元,破解“資產難抵押”的行業痛點。
信用體系建設同步推進。福建農信積極參與福建省金融信用工程建設,作為主辦金融機構建設金融信用村3263個、信用鄉鎮132個,占比超95%;持續打造農信信用評定體系,累計評定信用戶642.3萬戶、信用村5380個,實現整村授信12617個、覆蓋率達74.2%,為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筑牢信用根基。
立足“金融惠民”
拓寬金融服務領域
福建農信以人民群眾多樣化的金融需求為導向,主動作為、持續發力,在養老、教育、創業等關系百姓切身利益的重點領域拓展普惠金融服務,增強金融服務的可及性與獲得感。
在養老金融方面,推出“敬老金”特色儲蓄產品和中老年專屬存款方案,滿足老齡群體穩健理財需求。全省農信系統累計辦理“敬老金”禮儀存單超45萬筆,金額近400億元,中老年客戶專屬存款超12萬筆,金額近95億元;積極探索“養老信貸”業務,支持康養機構發展,授信余額近3億元,其中廈門農商銀行落地黃厝老年公寓信用保證類貸款,授信金額200萬元,助力老齡服務供給提質擴容。
在教育金融方面,作為生源地助學貸款主辦銀行,福建農信堅持18年不間斷服務,累計為超47萬名家庭困難學生提供貸款支持,授信金額逾147億元,市場份額超八成;為適應新時代政策調整,福建農信同步推出“降息”“免息”“延期”“提額”四項服務措施,切實減輕家庭教育負擔。同時積極響應教培領域監管要求,推進預收費托管、風險保證金存管等,33家行社已與主管部門達成合作意向,助力教培資金監管規范化。
在創業扶持方面,依托福建省金融服務云平臺,積極推廣“創保貸”,為返鄉農民工、退役軍人、高校畢業生、殘疾人等重點群體提供創業融資支持。截至6月末,全省累計發放“創保貸”5276筆、余額超10億元。如:古田農信聯社創新“先貼后補”貼息機制,開通綠色審批通道,累計發放創業擔保貸款超6.5億元,帶動創業就業5000余人,連續四年創下全省縣域第一。
立足“金融便民”
提升金融服務效能
福建農信持續完善金融服務基礎設施,強化線下網點與線上渠道協同聯動,推動金融資源向基層下沉,服務能力向末梢延伸,切實實現“鄉鄉有機構、村村有服務、戶戶有通道”的服務格局。
目前,全省共設有近1900個營業網點,覆蓋所有鄉鎮;近1.1萬個農村普惠金融服務點下沉至行政村,為村民提供轉賬繳費、小額取現、金融宣教等一站式服務;6400余名金融助理員常駐一線,成為群眾身邊的“金融顧問”,服務客戶超3000萬戶;數字金融渠道同步拓展,手機銀行、微信銀行等線上平臺直達千家萬戶。
支付服務場景不斷拓展,福建農信著力打造“福農e付”品牌,覆蓋商超、醫院、景區、餐飲、農貿市場等26個行業,服務中小商戶超73萬戶,單日最高交易筆數突破1000萬筆。通過“福農e政”平臺,為群眾提供財政惠民惠農資金的代發和支取服務,至6月末,已累計代發金額近136億元,服務超2900萬人次。
同時,作為全省社??ㄖ饕磴y行,福建農信已累計發行社保卡超2200萬張,覆蓋全省53%的常住人口。設立超1500個“實時制卡”網點和百余個“就近辦”服務點,實現社保服務從“窗口辦理”到“家門口辦理”的轉變。圍繞社保金融生態,創新推出“社保快貸”“社??▽俅婵睢钡犬a品,進一步拓展社??☉脠鼍?。
從“根系扎得深”到“枝葉伸得廣”,福建農信始終堅定服務“三農”、服務小微、服務民生,以潤物無聲的方式讓普惠金融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下一步,福建農信將持續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同志在閩金融論述和實踐,在機制創新、服務優化、場景拓展上下更大功夫,蓄力再出發,讓每一份付出都匯聚成鄉村振興、城鄉融合和共同富裕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