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金融權益 助力美好生活——廈門農商銀行關于防范非法金融中介的風險提示
文章作者:廈門農商銀行文章發布時間:2025年03月06日
保障金融權益 助力美好生活——廈門農商銀行關于防范非法金融中介的風險提示
近年來,不乏不法之徒假借金融機構之名,憑借非法金融中介開展諸如虛假宣傳、誘導借貸、騙取資金等違法違規活動,這些行徑嚴重侵害了消費者權益。為了助力您提升風險防范意識,捍衛自身財產安全,廈門農商銀行現將相關風險提示如下:
一、警惕非法金融中介常見套路
1.假冒正規機構
l佯稱與銀行、保險公司等有合作關系,偽造資質文件或假冒工作人員身份,誘導消費者簽訂協議。
l利用短信、電話、社交媒體等渠道發送虛假鏈接,仿冒官方APP或網站來騙取信息。
2.承諾“低門檻、高收益”
l以“零抵押”“低息貸款”“保本高收益理財”等為誘餌吸引消費者,實際上卻隱藏著高額手續費、隱性收費或者資金詐騙風險。
3.偽造資質或過度包裝
l虛構金融牌照、監管背書或者編造虛假成功案例,利用消費者的信息不對稱實施詐騙。
4.誘導違規操作
l要求消費者提供銀行卡、身份證、短信驗證碼等敏感信息,或者教唆偽造流水、虛增收入以騙取貸款。
二、防范措施與應對建議
1.核實資質選擇正規渠道
l在辦理金融業務之前,通過金融機構官網、官方客服或者國家金融監管機構網站查詢機構資質,對非正規平臺保持警覺。
2.警惕“天上掉餡餅”的誘惑
l對明顯高于市場水平的收益承諾要保持戒心,銘記“高收益必然伴隨著高風險”,拒絕盲目跟風投資或借貸。
3.保護個人信息安全
l避免隨意泄露身份證、銀行卡、密碼、驗證碼等信息,不授權他人代為操作金融賬戶。
l定期查看賬戶流水,一旦發現異常交易,即刻聯系金融機構并報警。
4.審慎簽署合同條款
l細致研讀合同內容,重點關注費用明細、違約責任等條款,拒絕簽署空白合同或者語義模糊的文件。
5.留存證據及時維權
l保留宣傳資料、聊天記錄、轉賬憑證等證據。若遭遇詐騙或權益受損,要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案,并向金融監管部門反映情況。
三、正規金融服務須知
1.金融機構不會通過非官方渠道要求消費者提供密碼、驗證碼或者轉賬至個人賬戶。
2.貸款、理財等產品均需經過風險評估和合規流程,不存在“免審核”“秒到賬”等違規操作。
3.如對業務真實性存疑,可直接撥打金融機構官方客服電話核實。
金融安全無小事,防范意識要牢記!請廣大消費者主動學習金融知識,增強風險識別能力,遠離非法金融中介陷阱。如發現可疑線索,請積極向監管部門舉報,共同維護健康穩定的金融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