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環境信息披露報告
文章作者:泉州農商行01文章發布時間:2025年06月30日
一、關于本報告
(一)涵蓋期間
本報告涵蓋期限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
(二)報告周期
本報告為年度報告
(三)報告范圍
本報告披露范圍包含泉州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泉州農商銀行”或“本行”)及所轄分支機構
(四)報告數據說明
本報告中財務數據以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間內的數據為主。本報告中數據主要來源于本行統計數據。本報告所涉及貨幣金額以人民幣為計量幣種。
(五)編制依據
本報告內容遵循人民銀行福建省分行發布的《福建省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工作安排》《中國人民銀行福建省分行關于推進福建省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等相關要求。
二、總體概況
(一)年度總體概況、關鍵成果與績效
2024年,本行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全面貫徹綠色發展理念,緊緊圍繞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決策部署,持續強化綠色金融發展頂層設計,優化資源配置,推動產品創新,加大綠色低碳產業金融支持力度,在保護生態環境、助力經濟社會發展、推動綠色低碳轉型方面積極貢獻農商力量,以金融賦能美麗泉州建設。
在綠色金融發展方面,本行成立綠色金融工作領導小組,將綠色信貸納入績效考核,明確工作重點,積極探索綠色金融發展的有效途徑和方式,不斷提高綠色金融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在授信及審批上,優先審批用于支持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的授信申請,并結合實際,在信貸準入、項目評估、貸款審批、放款審核等流程設立綠色信貸的專項通道,提供優惠信貸政策支持,助力綠色項目落地和成長壯大。
在環境治理保護方面,積極推行綠色辦公。在辦公區域推廣使用節能設備,如將傳統燈具更換為節能LED燈,空調設置合理溫度區間,降低能源消耗;加強對用水設施的日常維護,杜絕跑冒滴漏現象,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大力推進無紙化辦公,通過線上辦公系統、電子文檔等方式,減少紙張使用量。同時,積極開展環保公益活動,以實際行動為建設美麗泉州貢獻力量。
(二)下一年度規劃與目標
2025年,本行將根據監管部門監管要求和自身發展實際,以自身運營“碳中和”和投融資“炭中和”的“雙中和”銀行為最終目標,從總量占比、服務體系、業務品種等方面推進目標實現。
1.綠色信貸總量持續提升
進一步優化融資總量和結構,“十四五”期間實現綠色信貸“三個不低于”目標,力爭實現“四個不低于”目標。即:綠色融資余額增速不低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綠色融資增量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綠色融資客戶總數(項目數)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綠色融資余額占各項貸款比重每年提升幅度不低于1個百分點,并積極對接新開工重點綠色項目,提高融資對接率,增強綠色金融普惠性。
2.建立健全綠色金融服務體系
(1)健全綠色金融服務機制。把綠色金融融入公司治理、發展戰略、信貸文化、管理流程等環節之中,建立起綠色信貸發展長效機制。逐步培育專業綠色金融人才、建立綠色金融人才隊伍,為發展綠色金融提供堅強的人才支撐與保障。
(2)完善綠色金融經營績效考核體系。將綠色金融納入年度經營績效考核,通過在績效考核指標體系中設置加、減分項等形式,加大綠色金融考核權重。綠色金融信貸額度優先安排、創新定制綠色專屬產品,實現對綠色金融優先服務、優惠利率、優享產品的“三優”服務。
(3)健全綠色信貸全流程管理機制。通過細分行業和客戶群體,對符合綠色信貸產業客戶,定制專屬綠色信貸產品,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簡化信貸流程,實施差異化信貸管理流程,提高辦貸效率,讓綠色產業客戶享受更加快捷便利的信貸服務,提高發展綠色產業的積極性。
(4)加強綠色投向前瞻管控。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和監管部門的綠色金融標準體系,實行差別化、動態化的授信政策,確保合規展業。落實貸款“三查”制度,提高貸后管理工作的精細化水平和風險識別能力。切實做好客戶綜合授信管理模式,進一步完善授信限額管理,嚴防“傍大款、壘大戶”、多頭授信、超比例授信。
3.大力推進綠色金融產品服務創新
(1)創新綠色金融產品。建立有利于綠色金融創新的工作機制,在有效控制風險和商業可持續的前提下,推動綠色金融流程、產品和服務創新,進一步豐富推廣“五福”系列產品。同時,推動綠色金融從綠色產業延伸到個人消費領域、低碳主題信用卡、綠色按揭貸、綠色消費貸、綠色理財等金融服務,通過創新服務體系,加快實現業務發展綠色轉型。
(2)創新綠色融資模式。重點對接政府推薦技術型、科技創新型“白名單”,探索知識產權質押、應收賬款質押等貸款產品,促進綠色信貸融資方式多元化發展。積極對接地方政府推進綠色要素確權、構建綠色識別體系、搭建綠色數據平臺等工作,打造綠色金融“信用+N”模式。大力推廣“黨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服務模式,把多社融合與綠色金融發展結合起來,探索供應鏈金融服務模式,加大對綠色企業的金融支持。
三、治理結構
(一)董事會層面
本行持續強化綠色金融頂層設計,逐步提升環境、社會和治理水平,推動可持續高質量發展。董事會負責對全行環境相關戰略制定及實施的監督指導,監事會負責對全行環境工作進行監督檢查。董事會下設的普惠金融與鄉村振興戰略委員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協同推進落實《福建省推進綠色經濟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服務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結合監管規定和業務實際,提出“投向綠色、授信綠色、產品綠色、渠道綠色、服務綠色”,積極推進綠色金融產品創新,進一步豐富本行綠色金融產品體系,并細化形成重點工作任務,確保實現綠色融資“四個不低于”。
(二)經營管理層面
1.構建組織保障機制。成立綠色金融工作領導小組,由行長任組長,分管副行長任副組長,各部室、一級支行負責人為領導小組成員,負責全行綠色金融工作的組織領導、統籌規劃、綜合協調等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掛靠普惠金融部,落實綠色金融的各項工作部署,構建有效的組織保障機制。
2.完善績效考核體系。將綠色信貸納入年度經營績效考核,通過績效考核、專項勞動競賽等方式鼓勵全員營銷,用好績效考核指揮棒;同時,堅持以“綠色”為導向,制定正向激勵考核機制,對相關業務條線、分支機構開展考評;將綠色信貸執行情況納入內控合規檢查范圍,定期組織實施綠色信貸內部審計,對檢查發現的重大問題,依據規定進行問責。
3.加強貸款投向管控。提高貸后管理工作的精細化水平和風險識別能力。切實做好區域授信、行業授信、集團客戶授信相結合的授信管理模式,進一步完善授信限額管理,嚴防“傍大款、壘大戶”、多頭授信、超比例授信。
4.加大重點領域支持。聚焦特色種養業,重點支持設施農業、循環農業和生態友好型農業發展,推動現代農業項目建設以及低碳化生產技術的推廣應用,通過“政策+產品”的模式支持林農創業就業轉型發展,以及木材加工、竹業、花卉苗木、茶葉、森林旅游、林下經濟等產業發展,統籌解決林權評估難、流轉難、處置難問題。探索以“綠色信貸+”方式,重點支持縣域及鄉村生態旅游業發展等。
四、政策制度
(一)外部政策制度
積極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七部委《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銀發〔2016)228 號)等精神,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方向,助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積極構建綠色金融體系,大力發展綠色信貸等業務,防范綠色環保相關金融風險,促進經濟綠色轉型發展。
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規,開展綠色辦公運營,堅持節能環保理念,制定節能減排制度措施,踐行環境保護責任。
(二)內部政策制度
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和“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和低碳發展”的戰略部署,建設綠色金融體系,助推傳承弘揚“晉江經驗”支持泉州建設 21 世紀“海絲名城”,以綠色金融為指引,以碳普惠為目標,積極向綠色銀行發展轉型。我行立足不同領域的綠色發展、綠色轉型需求,探索開展綠色信貸金融、綠色消費金融、碳金融等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利用綠色金融服務傳統工業綠色化轉型升級,重點支持綠色制造行動、碳達峰試點園區建設、農業綠色低碳發展、服務業綠色轉型等領域,并加大對新材料、生物與新醫藥,節能環保、海洋高新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支持力度。
(三)內部治理方面
近年來,本行先后就食堂用餐、會議管理、公文制發、材料傳遞等日常工作出臺相關工作通知,進一步減少上述環節中的資源浪費,全力踐行綠色環保理念。
表1:環境政策制度情況表
文件名稱 | 發文字號 | 文件類型 | 文件主要內容 |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中國人民銀行 財政部 發展改革委 環境保護部 銀監會 證監會 保監會 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 | 外部政策 | 有關生態文明建設的各項要求。 | |
福建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關于印發《福建農信林業要素收儲貸款管理辦法》的通知 | 閩農信 〔2023〕15號 | 內部政策 | 加大對收儲抵質押林權的林權變更、林木采伐方面給予政策支持,探索“銀行+擔保+保險+收儲+森林經營”五位一體的組合開發模式等指導措施,推出“林業要素收儲貸款”業務,持續提升林業金融服務質效,助力實現碳中和碳達峰目標。 |
關于印發《泉州農商銀行“福碳寶”貸款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 | 泉農商銀〔2022〕134號 | 內部政策 | 以綠色金融為指引,以碳普惠為目標,積極向綠色銀行發展轉型。 |
關于印發《泉州農商銀行傳承弘揚“晉江經驗”支持泉州建設 21 世紀“海絲名城”實施方案》的通知 | 泉農商銀〔2022〕589 號 | 內部政策 | 升級“綠色+金融”服務模式,推進產業綠色轉型。 |
五、產品創新與研究成果
(一)相關綠色產品創新、項目案例
依托省聯社“五福”產品框架,立足不同領域的綠色發展、綠色轉型需求,加大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探索開展綠色信貸、綠色消費金融、碳金融等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推動綠色金融從綠色產業延伸到個人消費領域、低碳主題信用卡、綠色按揭貸、綠色消費貸等金融服務;同時,跟進林權、農村兩權制度改革,配套開展林權抵押按揭貸款、兩權抵(質)押融資等金融創新服務;為了緩解綠色產業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我行積極探索,引入第三方擔保公司為該領域的企業提供擔保。
服務案例:福建泉州市仙公山風景名勝區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主要負責泉州市仙公山風景區旅游服務,仙公山風景區位于泉州洛江馬甲區域,因南北朝時祀“何氏九仙”而名,該景區旅游資源豐富,是福建省省級風景名勝、閩南宗教圣地,每年接待海內外香客、游客近50萬人次。近年,受多種因素疊加影響景區游客數量銳減,旅游銷售收入大幅下滑,對此該公司調整經營策略,將經營重心調整至景區優化改造上,但因改造資金需求較大,給該公司帶來了巨大困擾。我行獲悉情況后,采用“微易貸”產品主動對接景區改造需求,制定專屬金融服務方案,及時提供990萬元景區改造資金,同時,為景區索道建立移動支付平臺,累計交易3000多筆。泉州農商銀行為保障鄉村旅游業復蘇,主動通過利率優惠、無還本續貸模式,助力該企業渡過難關。
(二)相關研究成果
開發“鄉村振興貸”信貸產品,通過優化信貸流程、降低準入門檻、簡化申貸材料、創新擔保方式、延長貸款期限、開辟綠色通道等措施,加大對綠色產業的支持力度,進一步支持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發展,提升金融服務綠色實體經濟質效。
產品名稱:鄉村振興貸
產品對象:支持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以及經有權部門核準登記的農村經濟組織法人。
貸款額度:單戶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
貸款利率:年利率(單利)最低至3.9%
貸款期限:最長12個月
擔保方式:信用、保證
六、經營活動對氣候與環境的影響
(一)經營活動產生的資源消耗
報告期內,本行總部及各營業網點經營活動產生的資源消耗主要集中在自有車輛消耗、營業辦公用電、用水、紙張耗材等。
表2:經營活動產生的資源消耗
指標名稱 | 披露細項 | 總量 | 人均 |
報告年度內經營活動產生的資源消耗 | 自有交通運輸工具消耗燃油(升) | 7086.29 | 11.64 |
營業辦公消耗電力(萬千瓦時) | 422.06 | 0.69 | |
營業辦公消耗水(噸) | 30479.06 | 50 | |
營業辦公消耗紙張(噸) | 20 | 0.03 |
(二)環保措施及成果
1.積極打造綠色低碳辦公氛圍。加強節能降耗管理,提
高能源利用效率,實現節能降耗、保護環境、降本增效的可
持續發展目標,倡導全體員工在辦公活動中節約資源,減少
水、電、紙、油等能源的直接和間接損耗,提高能源效率和
保護環境嚴格遵守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
表3:環保措施及成果
管理內容 | 管理措施 | 執行效果 |
節電管理 | 1.照明更換為節能燈具。 2.辦公設備設自動休眠,下班后統一斷電,嚴禁私用大功率電器。 3.合理調控空調溫度,夏季不低于26℃ ,冬季不高于20℃,定期保養。 | 措施實施后,辦公設備待機耗電、照明浪費現象明顯減少,空調用電效率提升,有效削減電費開支,形成全員節電的良好氛圍,節能減排成效顯著。 |
節水管理 | 1.衛生間、洗手臺安裝節水龍頭,杜絕長流水。 2.定期巡檢供水管網,及時更換老化管道,修復漏水點 3.張貼節水標語,開展節水宣傳活動,提高員工節水意識。 4.張貼節水標語,開展節水宣傳活動,提高員工節水意識。 | 通過實施上述措施,減少了水資源浪費,用水設施漏水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年度用水量顯著下降,節水氛圍濃厚,員工養成良好用水習慣 ,取得較好的節水成效。 |
節油管理 | 建立嚴格的用車機制,加強監督與考核,合理安排派車,節約出行成本,避免資源浪費。 | 降低成本、提高節能減排成效,響應環保政策。 |
2.持續開展綠色金融宣傳教育。高度重視綠色金融宣傳工作,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表4:環保活動開展情況
活動主題 | 活動形式 | 參與人數 | 舉辦次數(次) | 社會影響 |
光盤行動 | 在員工食堂倡議按需取餐,節約糧食 | 133 | 12 | 員工形成良好習慣, 并影響著身邊人 |
七、投融資活動對氣候與環境的影響
本行積極參與綠色債券市場建設,通過深入開拓綠色債券投資,踐行綠色金融社會責任,將金融活水引入光伏發電、充電樁等清潔能源、交通、綠色建筑、節能環保等行業。截至2024年末,本行共投資持有1支綠色債券,總額1000萬元。
表5:投融資活動對氣候與環境的影響 單位:萬元
披露細項 | 披露數據 | 備注 | |
綠色貸款余額及占比 | 綠色貸款余額(萬元) | 148592.67 | |
各項貸款余額(萬元) | 2329929.03 | ||
綠色貸款占比(%) | 6.38 | ||
持有綠色債券余額及折合 減排情況 | 持有綠色債券余額(萬元) | 1000 |
八、未來展望
隨著國家“雙碳”戰略目標的提出,加快發展綠色金融,踐行綠色運營,已成為商業銀行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本行將積極推進各項綠色金融工作,持續完善可持續發展治理體系,切實發揮有效作用,引領本行逐步實現綠色發展。大力發展綠色金融,積極推進“綠色銀行”建設,豐富綠色金融產品及服務,推動綠色金融產品創新,助力“雙碳”目標實現。加強綠色運營管理,踐行低碳環保舉措,提升全員節能環保意識,打造綠色低碳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