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為民 消保先行-廈門農商銀行開展“普及金融知識萬里行”系列活動:多元形式精準宣教 筑牢金融安全防線
文章作者:廈門農商銀行文章發布時間:2025年09月12日
金融為民 消保先行|廈門農商銀行開展“普及金融知識萬里行”系列活動:多元形式精準宣教 筑牢金融安全防線
為進一步保障消費者受教育權,健全金融教育長效機制,6月9日至15日,廈門農商銀行緊扣“普及金融知識萬里行”主題,針對不同群體需求,通過親子共學、社區互動、鄉村服務、民俗融合、鄉音課堂等多元形式,將金融知識送到百姓身邊,切實提升基層群眾金融素養。
一、“共享閱讀”啟蒙金融認知,點亮親子智慧之光
集美支行黨支部聯合共建黨委,在支行金融文化空間舉辦“共享閱讀樂趣,啟蒙金融認知”親子活動,吸引近20組家庭參與。
活動以“嘉庚精神+金融文化”雙線融合開場,金融助理帶領家長與孩子了解陳嘉庚先生愛國興學事跡,參觀支行金融文化空間功能區,感受“一米暖陽”品牌溫度。隨后,通過“生活小故事講金融大道理”的方式,用“壓歲錢存取”“零花錢利息”等孩子熟悉的場景,講解儲蓄、利息等基礎概念。最后,孩子們用畫筆描繪“我的金融暢想”,在工作人員引導下挑選圖書與家長共讀。
這場活動不僅為孩子打開金融認知的大門,更以“閱讀+金融”的創新形式,讓金融文化空間成為家庭教育的延伸場景。
二、“游戲+案例”破解老年金融陷阱
湖里管理中心聯合湖里支行、五緣支行走進呂嶺社區,針對老年群體高發的金融風險,舉辦“守住養老錢,幸福享晚年”主題宣教活動。
活動以“破冰游戲”開場:工作人員設計“金融詞語接龍”“真假廣告找茬”等互動環節,老人們積極參與,在歡聲笑語中消除對金融知識的陌生感。隨后,通過圖文并茂的PPT,結合典型案例,深入淺出講解“如何識別非法金融廣告”“保健品詐騙常見話術”“電信網絡詐騙套路”“個人信息保護要點”等內容,讓老人聽得懂、記得住。
“原來免費體檢送雞蛋是騙局的套路!”“以后接到‘客服’電話要先掛斷核實。”現場老人紛紛感慨。此次活動將金融知識轉化為“身邊事”,幫助老年人筑牢風險防線,守護“養老錢”。
三、“青春集市”下鄉,金融知識進鄉村
在總行團委指導下,灌口、上塘、街口支行的青年黨員、團員走進灌口鎮雙嶺村,參與團市委“鷺島青年行”鄉村服務活動。
雙嶺村戲臺變身“金融知識攤位”,青年們一邊發放反詐手冊、講解征信保護要點,一邊結合村民需求答疑,通過“案例分享+互動問答”的形式,將防范非法集資、反洗錢、電信詐騙等知識轉化為“土話”,讓村民聽得明白、用得上。
“小伙子講得清楚,我們種地人也能聽懂!”村民的認可印證了活動的實效。此次活動以青年力量助力鄉村振興,讓金融知識真正“下沉”到田間地頭。
四、“端午香包”傳民俗,消保知識“縫”進心
高殿支行緊扣端午節點,舉辦“做香包·學消保”特色活動,40余位客戶參與。
活動現場,金融知識講解員以“香包需辨優劣艾草,金融產品亦需識別風險”為引,穿插講解“電信詐騙常見套路”“非法集資識別技巧”“反洗錢注意事項”;設置“消保知識問答卡”懸掛于香包展示區,客戶抽取問題,答對即可獲贈定制香包。結合端午“辟邪納福”寓意,強調“保護資金安全就是為家庭財富系上平安繩”。
這場活動將傳統民俗與金融知識巧妙融合,讓消保知識從“文件條款”變成“身邊提醒”,既傳遞節日溫暖,又筑牢安全防線。
五、“閩南鄉音”進山村,金融課堂接地氣
消費者權益保護部、運營管理部攜手蓮花支行走進同安區高山軍營村“金融消保驛站”,為老年群體開設“鄉音課堂”。
宣講員用淳樸閩南話講述“隔壁阿婆買保健品被騙”“兒子接到‘假公安’電話要轉賬”等案例,講解養老詐騙、電信詐騙、非法集資防范技巧;設置“有獎問答”環節,老人們踴躍參與,在互動中加深記憶。“原來騙子會裝‘孫子’打電話要錢!”“以后轉賬前要先找村干部商量!”現場笑聲與收獲并存。
此次活動以“鄉音+案例”打破溝通壁壘,讓金融知識更貼近農村老人需求,真正實現聽得懂、用得上。
廈門農商銀行通過精準分群、創新形式、貼近場景的系列活動,將金融知識轉化為群眾“看得見、聽得進、用得上”的實用技能。未來,廈門農商銀行將持續深化金融教育長效機制,以更接地氣、更具溫度的服務,守護百姓“錢袋子”,助力構建安全、和諧的金融消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