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同志在閩金融論述和實踐啟示系列報道在福建農信引發熱烈反響(二)
文章作者:省聯社辦公室文章發布時間:2025年07月10日
習近平同志在閩金融論述和實踐啟示系列報道在福建農信引發熱烈反響,興起學習熱潮。廣大黨員干部紛紛表示,要充分發揮福建農信服務基層、扎根縣域的優勢,持續推動金融資源向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傾斜,把“源頭活水”注入服務末梢、改革實踐,切實把學習熱情轉化為擔當作為、干事創業的強大動力。
晉江農商銀行
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六年里七下晉江調研總結出的“晉江經驗”,已成為新征程上晉江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行動指南。干部員工表示,晉江農商銀行作為扎根晉江的本土銀行,是“晉江經驗”的受益者、踐行者和弘揚者,始終以服務民營經濟發展為己任,深耕縣域經濟,立足晉江制造產業集群優勢,充分發揮資金、渠道、服務優勢,圍繞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無還本續貸等政策落地,創新各類中小微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全力支持晉江民營企業轉型發展,從“制造”向“智造”升級。目前,民營經濟貸款余額超330億,服務民營企業超5萬戶,以實際行動激活晉江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一池春水”。
上杭農商銀行
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多次強調,要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就必須加快建立社會信用體系。干部員工表示,上杭農商銀行牢記囑托,先行先試,在當地掀起信用村、信用鄉(鎮)、信用縣創建的熱潮,通過連續23年開展信用創建工作,成功創建信用村294個、信用鄉鎮17個,并助力上杭贏得全省首個“農村金融信用縣”榮譽。堅持以“信”為媒,出臺“共富金融指導員”駐村幫扶、整村授信和讓農戶直接獲益的“利率優惠、貸款優先、服務優先”三優舉措,讓金融服務更親、更近、更暖,使守信重信之風在杭川大地蔚然成風。
屏南農信聯社
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主導推動林權制度改革和林業金融創新,寧德市屏南縣甘棠鄉在全國率先開展林權抵押貸款模式。干部員工表示,屏南農信聯社循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聚焦林權制度改革和林業金融創新,充分發揮機制靈活的特點,與縣林業局合作,以新型林業主體為切入點,推動“林e貸”產品落地,盤活林業要素資源,加大對新林主體支持力度。與縣擔保公司合作創新小額林業擔保貸款產品,緩解涉林貸款擔保難問題,鞏固擴大林權體制改革成果,盤活森林資源資產,真正把山上的“活立木”變成“活資金”。截至目前,涉林貸款余額超5億元,為林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金融動力。
武夷山農商銀行
習近平總書記在武夷山考察時強調要統籌做好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這篇大文章。干部員工表示,武夷山農商銀行圍繞“弘揚茶文化、做強茶產業、提升茶科技”的目標,以茶產業為一體,以茶文化、茶科技為兩翼,量身定制“三茶貸”(3+2+2)七產品體系,將產品嵌入到茶產業鏈每一個環節,解決從事茶業生產經營、茶文化傳承升華、包裝儲存運輸、技術轉型升級、工藝技能提升中遇到的資金周轉困難問題。截至目前,已累計發放“三茶貸”超4800筆,授信金額超21億元。下一步,進一步加強政銀企聯動,提升服務質效,推進“三茶”統籌發展,讓茶產業真正成為當地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
大田農信聯社
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17年半,對金融工作做出了一系列極具前瞻性、開創性、戰略性的理念創新和實踐探索。干部員工表示,大田農信聯社積極探索服務“三農”新路徑,在全省率先打造縣域農戶“經濟身份證”——“農票”及配套金融產品“農票貸”。農戶憑“一票”享受貸款授信、健康預付等權益。截至目前,已發行“農票”近37萬張。“農票貸”累計發放5700余筆、金額4億元。接下來,將進一步拓展“農票”覆蓋資源類型、增強“農票”流通性,為鄉村振興注入更加充沛的金融活水。
習近平同志在閩金融論述與實踐,為福建農信持續助力城鄉融合、產業振興、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站在新起點,福建農信將牢記殷切囑托,堅定不移走好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讓金融“源頭活水”奔涌不息、潤澤八閩大地,書寫服務實體、金融為民的新篇章。